旅居伦敦当律师的女儿,今年申请了两个月无薪假期,单枪匹马远赴肯尼亚当义工。
好友惊问:“肯尼亚治安那么坏,你不担心吗?”我说:“她已成年,我尊重她的决定;何况她做的是善事,更没有横加干涉的必要了。”朋友感叹着说:“你这个女儿,真是天不怕地不怕啊!”
在伦敦晤面时,把朋友的话转告她。
她沉默半晌,突然开口说道:“妈妈,我其实胆小。然而,我知道,一切的惧怕,都只是源于不了解。所以呢,凡事越害怕,便越得去接近;接近了,了解了,阴影自然而然便会逃遁无踪了。”
她忆述初到伦敦求学的心路历程。
孑然一身离家万里,她却连续接到了来自新加坡的两则死讯,她尊敬的老师遭逢意外遽然而逝,她挚爱的小学同窗罹患癌症撒手尘寰。窗外大雪纷飞,周遭静谧如坟,而她,内心灼痛如焚。那种痛,好像一个电钻,残酷无仁地在她年轻的心房里钻出了许多个窟窿。
雪上加霜的是,过了不久,伦敦发生了轰动全球的“七七爆炸案”,地铁和公共汽车遭受恐怖分子侵袭,发生自杀式爆炸,数十人死亡。天天搭乘地铁的女儿,感觉死神近在咫尺狰狞地觊觎着,日日惊悚。足足好几个星期,她无法集中精神上课,动辄哭泣,对于死亡,有一种近乎病态的恐惧。
就在阴影罩头的当儿,她做出了一项出人意表的决定——到医院临终关怀病房当义工。留居于此的,全是罹患绝症而等待大限到来者。义工的任务,就是在最后有限的日子里,尽量满足病患的要求。
有名老妪,要女儿给她远在美国的独子写信,她隐瞒了病重的真相,在信里欢欢喜喜地说:“亲爱的维廉:新搬来那户邻居,非常友善,常常送我草莓馅饼,那味儿,可真棒呢,我一个人可以吃完一整个,可能你又要劝我减肥了……”又写道:“我养了一只猫做伴,它的眸子是琥珀色的,我就唤它为琥珀。这琥珀呀,最爱撒娇,我看电视时,它就跳进我怀里,蜷缩着,好像一袭温暖的毛衣……”信笺上那一则则白色的谎言,静静地散发着心灵的亮光。
另有个中年妇女,头发都掉光了,可是,却常央求我女儿给她买亮丽多彩的丝巾来包裹光秃秃的头颅,每回揽镜自照时,苍白的脸便有金色流星闪过。她活着一天,便要美足一天。
还有个五岁女孩,被病魔摧残得全身只剩下薄薄的皮和嶙峋的骨头,可是,每当我女儿给她讲故事时,她柔软的目光便如饥如渴地舔着书上的文字和图画。
死神就在眼前徘徊,可是,年老的、中年的、年幼的,全都无所畏惧;了解到眼前的结果是无法改变的必然,她们珍惜当下的分分秒秒,想方设法把自己的精神世界装点得灿然生光。
大学四年,女儿每周都去那儿当义工,在积极伸出援手的当儿,她也学会了如何坦然面对黑色的恐惧,变得豁达而坚强。
谈到肯尼亚之行,她说:“大家都怕,怕它的贫穷、怕它的邋遢、怕它坏透了的治安,所以,都裹足不前。我当然也怕,然而,贫穷和治安,原本就是恶性循环的孪生儿,倘若我们不亲历其境,深入了解,又怎么能够知道问题真正的症结在哪呢?又如何能够提供帮助呢?害怕和回避,都无济于事啊!”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是女儿帮助自我成长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