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款同时,他也借机向包括苹果公司已故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谷歌前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时装》杂志主编安娜·温特等业界精英“取经”,为“兜售”奥巴马助力。
问道乔布斯
梅西纳2008年加入奥巴马团队,在奥巴马当选总统后出任白宫办公厅副主任。2011年初,他辞职离开白宫,返回奥氏竞选大本营芝加哥,专心筹备竞选连任事宜。离开白宫后的一个月里,梅西纳马不停蹄地与全美各大企业高管会面,听取他们对奥巴马竞选的建议。他说,总统竞选团队堪比快速发展的技术公司,而竞选经理一职好比公司CEO,因此需向“同行”取经。“相比堆积成山的历届总统竞选案例,他们的经历更值得借鉴。”
梅西纳与乔布斯有过两次长时间对话。乔布斯曾建议道:“上一次,你们只能利用为数不多的渠道(即网络和电子邮件)。这次,你们必须利用更广泛的渠道规划竞选活动内容。”他提醒梅西纳,移动技术必须成为竞选活动重视的中心。
和乔布斯一样,谷歌公司前首席执行官施密特也希望梅西纳重点关注网络和移动技术的影响力。“在2008年,大多数人还没有‘脸谱’和‘推特’账户,而如今几乎人人在用……你得在这些工具搭建的综合平台上展开竞选。”施密特说。
借力新技术
在听取了乔布斯和施密特等人建议后,梅西纳坚定了先前的想法:要做“与上次完全不同”的竞选。
2010年12月的一天,梅西纳随总统在夏威夷海滩冲浪,后者突然把他叫到身边,问道:“我希望由你来负责我的连任竞选,怎么样?”梅西纳表示深感荣幸,但接受这个工作有一个必要前提:“你必须清楚,这将与上一次竞选完全不同。”
梅西纳认为,相较于首次竞选,连任竞选难度更大。要争取更多选民支持,就要更广泛灵活地运用网络技术。在梅西纳眼里,全美的网络用户都是潜在支持者和捐款人,而迅猛发展的网络和移动技术则成为争取选民的有力工具。
为了方便与这类潜在支持者直接接触,梅西纳带领团队耗时九个月,建立一个专用竞选网络平台,起名叫“仪表盘”。它允许竞选团队成员和调查员不受地点和时间限制,使用手机或电脑应用程序登录,实时更新或查看选民的信息数据。这个平台犹如“指南针”,告诉到居民区实地拉票和筹款的游说者,哪家人是潜在的游说目标。
此外,梅西纳还大胆吸纳技术人才加入竞选团队。他认为,这些不懂政治的“创新者”颇具行动力,能为政治竞选注入意想不到的活力和观点。去年出任竞选团队首席技术官的哈珀·里德便是“创新者”之一。他曾是购物网站Threadless的创始人和CEO,跟政治竞选毫不沾边。然而正是在里德带领下,团队建立起包括“仪表盘”在内的一套数据系统,帮助工作人员更加有效地登记选民、组织志愿者、分析数据。
掘金时尚圈
除了用网络技术“武装”团队,梅西纳还“拉拢”娱乐媒体和时尚界。
在梦工厂的工作室里,知名导演斯皮尔伯格与梅西纳畅谈三个小时,为竞选活动提供了不少创意。他深知,在如何迅速吸引并鼓动数百万美国受众方面,梦工厂绝对是专家。在斯皮尔伯格协助下,奥巴马团队制作了一个针对共和党总统竞选人罗姆尼的负面网络广告。梅西纳认为,这条广告足以影响部分选民对罗姆尼的印象,从而帮助奥巴马争夺到那些摇摆不定的选民。
此外,他与被誉为“时尚女王”的《时装》杂志主编安娜·温特合作,开设网店销售由温特动员知名设计师设计的“奥巴马主题”服饰。尽管有人嘲讽服饰设计怪异、过于时髦,但梅西纳相信这些服饰更易影响年轻选民,还能募集到更多资金。
同时,梅西纳还与斯嘉丽·约翰逊、萨拉·杰西卡·帕克等明星主办多场筹款晚宴,这些活动的入场费都以数万美元计。
分析人士称,奥巴马是第一位在时尚界享有如此高支持率的总统竞选人,他的竞选团队自然不会放过这个“金矿”。对此,梅西纳坦言:“我们只为达到三个目的:(让民众)捐钱、投票、选奥巴马。”
张代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