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监狱关五年
美国《国家》杂志记者格特里奇在搜寻美国反恐战争中“被失踪”的囚犯信息时,开始关注坦桑尼亚人苏莱曼的案例。当他终于见到苏莱曼时,听他详细讲述了过去几年的遭遇:2003年,他在索马里被当地军阀逮捕,后辗转肯尼亚和吉布提移交给美国,在位于阿富汗的秘密监狱里呆了5年,受尽折磨。最终,他得到一张纸片,证明他无罪。
2003年,美国有线新闻网报道,苏莱曼被索马里和肯尼亚安全部队逮捕。后期报道盛传苏莱曼已被送往美国接受审讯,罪名是涉嫌参与1998年内罗毕和达累斯萨拉姆使馆爆炸案。
事实上,苏莱曼从来没到过美国,他只不过是众多失踪囚犯的一员,关在秘密基地,无法接触律师。
格特里奇直到2008年才从一个秘密渠道获知,苏莱曼被关押在阿富汗巴格拉姆美军基地。一年后,苏莱曼获释,回到坦桑尼亚。
笼中之鸟受虐待
苏莱曼说,他初到位于阿富汗中部的地下监狱时,一度以为回到了故乡桑给巴尔,因为到处弥漫着珊瑚礁的气味。心理学家后来解释说,人在承受极度压力的情况下往往会出现此类幻觉,大脑会让他们联想到某种熟悉的东西。
“地牢里一片漆黑,噪音不断,总是吃不饱。”苏莱曼说,美国审讯者用冰水浇他,说:“我们知道你是水手,但我们的水比海水还多。”
苏莱曼描述他遭受的吊刑:双臂被锁链绑着,脚趾刚刚触到地面,审讯者还把水壶嘴戳进他的直肠。
2003年苏莱曼被带到巴格拉姆。“从今天起,你的名字叫1075。”美国守卫对他说,“有5条基本规定:1、不准交头接耳;2、不准东张西望,把头低下;3、严禁在牢笼四周游荡;4、不准自言自语;5、不准奔跑。”
在巴格拉姆,苏莱曼从未见过太阳,他喜欢看小鸟飞过房梁,然后俯冲下来啄食,心想:“瞧我今天的遭遇!我成了笼中之鸟,我在笼里,它们却是自由的。”
2008年苏莱曼获释,原因不明,很可能因为美国认为他没有什么情报价值,而且不构成威胁。
“行为异常”后遗症
2010年春,一支美国法律团队带着几名医生找到苏莱曼。他们专门评估和治疗遭受过折磨的受害者,帮助他们申诉并重建生活。
来自美国波士顿的医生克罗斯比对苏莱曼作出的评估是“行为异常”。“他受过的虐待包括拷打、长时间幽闭、强制性裸体、性侵犯、双手铐着躺在湿垫子上然后像裹尸体一样被卷起来等,触目惊心。”克罗斯比说,“听他讲述自己的遭遇,好几次我们都忍不住流下眼泪。”
克罗斯比认为,苏莱曼的苦难太过艰辛,不能对他置之不理。他们组建了一支国际支援队,为苏莱曼提供专门治疗,给他邮寄抗抑郁症药,定期上门看望他,克罗斯比则坚持与他电话联系。
苏莱曼获释已有4年,曾遭监禁的经历持续困扰着他。和关塔那摩囚犯一样,他被无限期贴上“恐怖嫌疑分子”的标签,行动自由永远受到限制,一旦发生任何恐怖威胁都首当其冲受到怀疑。
这样的待遇非常不利于苏莱曼康复,他只能在家过着封闭生活,缺乏自信,不敢与人交往。因为不能自食其力,他变得更加抑郁。
克罗斯比希望帮助苏莱曼前往英国一家折磨康复中心接受6个月深度治疗,之后让他回家做点小生意。他说:“苏莱曼现在对康复和未来萌发信心,我也希望这能弥补我的国家造成的伤害。”
唐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