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黄浦区一家三甲医院的电梯里,听见一名电梯操作员正向送饭的护工抱怨:大热天的,为什么保安发了防暑降温的饮料,他们却没有,“不都是某某公司派遣的嘛?!”闻听此言,我心里暗想:“呵,不止劳务派遣工与在编员工待遇不同,同样是劳务派遣工,待遇也有差别呢。”
说起劳务派遣工,我也心有余悸。想当年,我进入这家著名国企时,正好是实行劳务派遣制度的第一年,而且,我没得可选,甚至无处可逃——因为在与国企签合同时,我们事先并没被告知将被“派遣”——要和一家劳务派遣公司再签署一份劳务派遣合同;而且此时全系统都同时开始实行劳务派遣制度,除非我们愿意专业不对口,否则都逃不出这张大网。
那时的我们“很傻很天真”,不知道劳务派遣与正式在编的待遇区别。更何况,好不容易挤进名牌国企,也没有底气和本钱去计较身份了,捧着薄薄一页纸且语焉不详的合同,只剩下一颗“感恩的心”。
后来工作久了才知道,身份不同,待遇差别还是挺大的,其中最显著的一点就是少了“两金”——补充养老金和补充公积金。就这两项,派遣工每个月就比在编员工少1000多元的收入。这个数字看着不大,但日积月累下来,还是挺可观的。我的一个同事甚至说,她早就觉得这份工作没意思了,看在每个月有“六金”的份上,才坚持至今。
不过,最近传来好消息,大家都在批评同工不同酬的劳务派遣制度十分不合理,所以系统内的一些企业已经开始逐步将派遣制员工转轨,利用老员工退休腾出来的编制,将派遣制员工的身份慢慢“洗白”。据顺利完成转轨的同行说,第一个月拿到的工资单,净收入锐减一两千元——不过,“越少越开心”,说明单位里交纳的补充养老金和补充公积金很丰厚嘛。而且,每个月还增加了各种福利,夏季有冷饮费,过生日领蛋糕券,过年发鸡蛋票和米票,春季还发花展的门票,真是季季有惊喜。
听闻这些美事,我们这些还生活在水深火热里的派遣兄弟们个个口水嗒嗒的,都在期待曙光早日普照到我们这片土地上,把我们一起解救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