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我在某医院工作,同是洗衣间的两个工人,一个月工资上千,另一个却只有三四百,她们经常一起推着车子到各病区送洗好的被服,不知底细的人能从她俩的表情中猜出她们“身份”:有编制的那位稍胖、懒散,脸上总是怡然自得甚至有些倨傲,而没编制的那位身姿很低、笑容太多,行事处处小心、对人热情讨好……
当时,我所在的急诊室也有一位临时工阿姨。偌大的输液室,她一天要拖三四回,干着干着,脸上就有焦躁和怨恨,时常对乱丢垃圾的人骂骂咧咧。而那些乱丢垃圾的人反唇相讥,根本不把她当回事。但她终究一直在医院坚持着,一是自己也无其他技长,二是待久了总有些留恋,三是自己家亲戚朋友生病了,她厚着脸皮也能得到一些类似于“本院职工”的优待。有一天,看到她在自己的小杂物间收拾东西,一问才知她“退休了”。她还是很高兴的,按医院当初的约定,她干满了30年,以后一个月可以领到三四百元的“退休金”。
后来,不知怎的,医院的护士也出现了“临时”二字。一批活蹦乱跳的小姑娘走进医院,穿上护士服穿梭各病房。外表看除了稚嫩些水灵些无大不同,而内部人都知道她们只是拿四五百元工资的“临时工”。有编制的人对这些“临时妹妹”一样相待,有时甚至爱护有加。但因为跟医院的“临时”关系,一些操作技术要求高的工作,护士长就不分派给她们做,只派遣她们做一些跑腿、配药等低技术含量的工作。于是,在每个病区,工作服最脏、走路最忙的那一个肯定是“临时工”。每一个“临时工”小姑娘都卖力地干着,脸上含着笑,眼神却有点怯。其实,她们进医院绝对不是冲着几百元的工资,而是冲着“转编”的长远规划而来。
“转编”了没有?现在打听过去,不光不“转编”,医院已经大批使用这样的临时工。再有护士进医院,不要问,准是临时工。那些和我当年一起参加工作的同事,如今已经成为“元老”,纷纷转变为这些临时工的指导老师,上班常常是坐而指挥,夜班什么的,元老们早已不需再上。只不过听说临时工的工资,也已经由当初的四五百元升到一千七八百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