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 值
有些东西的价值,体现在“易逝”而不是“永恒”上。比如昙花,就那么惊鸿一瞥,转眼即逝。倘若天天开在你眼前,你还会对它产生长久的期盼与霎时的惊喜吗?
瓷器的价值很大部分也体现在它的“易碎”上。稍不当心,稍有怠慢,顷刻间它就“香消玉陨”,在瞬间的“裂帛”声中,你的心会为它的“易逝”伤痛。所以在它完好时,你就会小心翼翼自觉地守护着它的这份“完美”。人的生命价值同样也体现在“易逝”上,因为易逝,才应该重视存在时的分分秒秒。
根
搬了几次家,然而每一次在梦中出现的家总是在老房子里。梦中的人物有旧,有新,甚至有才相识的,可场景一律是在老房子里。
我常常对于这点很奇怪,问问母亲,她也是这样的。后来想起冰心的散文《我的家在哪里》,文中,90岁老人也做梦,梦中她也是常梦见幼年的居住地。她说,只有住着我的父母和弟弟们的中剪子巷才是我灵魂深处永久的家。
这样,我们似乎才有所悟。当我们出生在什么地方,在哪一个地方启蒙的,落脚的,那个地方就是我们的根。以后我们长大成人,开花、结果,无论叶飘何处,隔山阻水也好,永无回归也罢,我们灵魂深处的根总在出发地。那种叫做“根”的东西,会在人的生命长途中,长久地发酵,它令我们提到故乡,总是醉乎乎地发热,或发酸。
格 言
康德曾说过:只有天上的星和我内心的道德标准,才使我日月倶增惊讶与敬畏。天上的星空,浩瀚无际,宇宙的奥秘,人无法穷尽,才有敬畏;心中的道德标准很高,自己的言行用这个标准衡量、对照、检验,恐不及,恐做不到,恐辱没,故而也有敬畏。
有人把康德的这段话作为格言贴在公共场所,以示警策。这就让人颇觉滑稽。“我心中的道德标准”是指康德心中的道德标准,你的道德标准是什么?有否康德这般崇高?如果一个不知道德标准为何物,或是连道德底线都不设的人——坐牢枪毙都不怕,还惧怕什么呢?
故而,有些格言有普及意义,有些格言的意义只对述者本人。
赛珍珠
古人称文章好,曰:字字珠玑。确实,我们读到令人心动的文字,会有捡到珍珠般的喜悦。那么,不好的文字呢?那上面一粒粒的字,怕是有“老鼠屎”的意象吧。可叹世人写文章写到天马行空得意时,常有“自己的文字粒粒赛珍珠”之感。殊不知,这粒粒珍珠到了人家眼里,也许会变成一粒粒臭烘烘的老鼠屎也未可知。君可知,图书市场上,热烘烘刚出炉,转瞬间化为纸浆的又有多少呀!
所以著文,切不可滥。想想看,即便是珍珠,一多,也会不值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