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称票贩子为“黄牛”,按照《汉语大词典》的解释,“黄牛”是指“倒卖、抢购等而从中取利的人”。但黄牛本是牛的一个种类,为什么以之来比喻票贩子?
据说是黄牛皮硬毛多,一年换两次毛,在农村,黄牛不像水牛那样耕地拉车作苦力,一般是作肉用盈利,“黄牛”的意思可能由“毛利”引申而来;也有说是因为抢购物品和票券之场面类似一群黄牛乱穿乱撞,因而比喻票贩子为“黄牛”。
在美国,倒卖票子的行为称为ticket scalping,此说亦与牛皮有关。英语中,动物的头皮称为scalp,屠宰场剥牛皮的工人则称为scalper;十七世纪北美印地安人与敌人交战取胜时常将对方的头皮剥下来作为战利品,后来scalp用作动词时,便有转手倒卖从中获利的意思,在市场上,scalper所扮演的角色就是我们上海人所指的“黄牛”,因此“黄牛”的英译应该scal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