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一家废品回收站,暑期中特辟一课本回收专柜。那里,成捆的“下野”课本堆垛成丘,各类学子络绎不绝地把曾经的“亲密伴侣”毅然决然地打发到“来的路上”去。这些“伴侣”,不少尚“青春年少”,却将寿终正寝,令人喟叹。曾是我的学生、后赴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列治文做留学生的孩子归来度假,见此“盛况”,忍不住娓娓诉说起那里通行的“长寿课本”来。
加拿大基础教育使用的都是可以“传宗接代”的“长寿课本”,像接力跑,一茬一茬地沿续着用。所有的必修课本,装帧精致,纸质挺刮,印刷精细。一开学,老师发课本时郑重叮嘱每人在扉页的“使用者姓名”栏中,按序一丝不苟地写上自己的姓名,然后约法多章:不准在全书的任一处勾划、打记号、作提要,不准折角当书签,不准用脏手翻书,不得无聊时信手涂抹。学期结束,老师一一回收,逐页细查,“验明正身”。一旦发现有违上述禁则,或意外破损,当前使用者需自掏每本100加元(折合人民币约636元)买下,且受训诫。
“我接用的课本,第一个署名的在四年前,我轮到第五个了,还簇新的!”孩子深有感触地说。是嘛,面对扉页,前几位的名讳赫然在目,可是流程到你手中却戛然而止,无奈买新书重署,出乖露丑,能丢这个人吗?于是,没有长篇大论的谆谆教育,没有声色俱厉的责罚,在公平公正的约法中,诸如敬畏课本、自珍自爱、崇尚节俭、关爱他人、注重环保等素质均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养成。
那么,做作业咋办?办法是作业一律做在作业本或当堂散发的作业纸上;而且,所有作业均得在课内或学校专留的时段中完成。一放学,由于课本和作业均被“回收”,学生双肩卸空,一身轻松,任尔天高鸟飞、海阔鱼跃!
孩子诉说的西洋教育景观之一隅,使我眼界顿开。有分教:课本使用改进一小步,教育面貌变更上新埠!想想也激动:我们这里教育乱象多,几代人不断上下求索,却一直茫然难解。孰知人家那里仅施出“长寿课本”之一招,就催生一系列“化学反应”,“老大难”被一举轻松突破!
“长寿课本”这一“他山之石”,从理念到操作,极具参考价值,一点突破,全盘皆活。若果能“有机拿来”,从此发韧,由此及彼,能不引发教育变革?